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永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永平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2日
  • 来源:永平县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

——20113月1日在永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周曙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可喜步伐。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3156万元,占“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7.6%,是2005年的1.9,年均递增10.8%;人均生产总值9483元,比“十五”末的5243元增加4240元,增长80.8%。财政总收入完成1986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89万元,分别占规划目标的240.5%258.7%,是2005年的3.87倍和3.8倍,年均分别递增30.3%29.6%。财政总支出61479万元,是2005年的3.45倍,年均递增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397万元,占规划目标的141.6%,是2005年的2.28倍,年均递增17.9%。年末全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091万元,是2005年的3.04倍;各项贷款余额94710万元,是2005年的3.0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10元,占规划目标的100%,是2005年的1.3倍,年均递增5%。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占规划目标的166.8%,是2005年的2.13倍,年均递增16.3%。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471637调整到412633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年均递增26.2%。五年完成交通投资1.5亿元,实施公路建设项目43570.3公里,完成40524.1公里,新增通车里程246.6公里,完成了县城至龙门、大平地至龙街、永保桥至岔河油路及一批弹石路建设,通乡公路实现油路化,乡村公路实现通达并达95%以上硬化。五年完成水利投资1.69亿元,建成水利工程2160完成了投资4064万元的大碱塘水库扩建工程,启动了投资6677万元的金河水库建设,解决了2.9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水利化程度从“十五”末的55%提高到60%建成大湾塘二级电站、下河电站和苏屯220千伏变电站等电力基础设施,全县发电装机从1.17万千瓦增加到2.47万千瓦。投资1.78亿元,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6万亩按时完成了小湾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区清理工作,功果桥水电站移民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完成移民投资1.95亿元。认真做好大瑞铁路、跃龙公路等国家和省州重点建设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投资25.9亿元、长57公里的大瑞铁路永平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68亿元。

(三)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9777万元,占“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51.7%,是2005年的2.03倍,年均递增15.2%。五年发展核桃86.38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128.28万亩,2010年产量1.6万吨,产值40068万元,永平泡核桃被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我县还被评为“中国核桃之乡”。五年完成肉牛冻精改良49948头、产犊39958头,完成生猪改良17万头(窝),种草5.6万亩,培植肉牛、黑山羊、永平白鹅、生态土鸡养殖示范户4795户,建成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及示范小区17个,畜牧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完成3.4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6.8%。五年累计收购烟叶61.36万担,实现烟农收入4.0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74.8%,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烟叶工作先进县。生态茶、蚕桑、冬桃、大棚蔬果、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累计投入资金5.9亿元,完成了45个村的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和石家村、七屯村小康示范村及曲硐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龙门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杉阳地区综合扶贫开发、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等工程进展顺利,以工代赈片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等工作成效明显。认真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累计实施项目200个,奖补财政资金946.3万元。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加快实施中低产林改造,促进了林产业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宣传和推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先进集体。实施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城乡绿化美化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2010年启动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补资金426万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6%,比“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广大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3万人实现脱贫。通过多方争取,我县还被列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

(四)工业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认真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和工业倍增计划,工业经济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稳步回升势头良好。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0.8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4倍和3.7倍,年均分别递增40.1%29.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落户企业的协调、服务、管理工作,五年引进招商项目56项,实际到位资金1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2倍。201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15亿元,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的123%新建工业企业20户,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2户,比“十五”末增加7户。投资4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已注册成立龙源永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到位资金5000万元。全县以矿冶、建材、生物资源加工、能源为重点的骨干产业继续发展,“两头在外型”企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编制了全县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博南工业园区规划。加强节能减排,淘汰生铁冶炼落后产能3.6万吨、金属硅冶炼落后产能3500吨,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5%的目标。

(五)城镇规划建设迈出新步伐。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4.0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27.4%,比“十五”末提高8.3个百分点。完成了博南路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绿地系统详细规划、银河路景观道详细规划等一批城市建设和古镇、古村落保护项目规划。争取和实施了永泰路、博文路、绿趣苑广场、综合集贸市场扩建、供水管网改造、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县城停车场、县城备用水源建设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贸、物流、餐饮、房地产、新兴服务业等城镇化支撑产业蓬勃发展,城镇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工作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三年累计完成投资6799万元,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小镇打造取得初步成效。广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城乡绿化工作,实施了县城及周边以缅桂花为主要树种的绿化工程,“缅桂之城”打造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积极组织开展银江河、卓潘河等河道的集中整治。加强乡镇集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小城镇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力度,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六)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两免一补”政策,累计下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4371万元,免费发放了价值798万元的教科书。稳步实施校安工程,投资5070万元,新建校舍60719平方米,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36662平方米,撤集并学校(教学点)150个,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校建设和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两基”工作各项指标达到了国检要求。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9%,比“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创建了核桃种植、肉牛养殖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各1个。投资1.05亿元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538张,比“十五”末增加151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农村居民,累计有162.9万人次报销医药费5495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发放“奖优免补”资金672.9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4.04‰。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投资1150万元,建成了县城灯光球场、综合健身馆和一批乡村文化室及体育健身场所;投资1800万元,完善了宝台山森林公园景区路、水、电及通信基础设施全县旅游业总收入从2005年的3750万元增加到7800万元,增长108%杉阳镇、曲硐村分别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阿巧”和“杉阳”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完成了741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5%97.3%。国防建设、统计、工商、质监、气象、侨务、保密、档案、地方志、地震、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和谐永平建设开创新局面。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五年实现新增就业468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17个,发放创业贷款536户、268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五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开展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加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606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6.35%农民养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施了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累计发放保障资金6013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和城乡临时救助,累计救助8.9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755.38万元。建成廉租住房4.4万平方米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8.6万元;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7740户,农村危房改造600。完成了63个村级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建设。按时按政策兑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绩效工资,提高了教育临时聘用人员待遇和在职在编村干部的岗位补贴。五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440万元、大米65万公斤;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助108.7万元。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得到稳定巩固和持续发展。大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建立健全领导“接访”、“下访”及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和群体性上访数量稳步下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地质灾害防治、抗旱防汛、防震减灾等工作扎实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

(八)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明显,被表彰为首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规范行政程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五年共制定规范性文件26件,首家制定出台了县级行政程序暂行办法,促进了行政程序规范化、法制化。认真执行县人大的各项决议,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及其常委会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五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841件、县政协委员提案512件。贯彻执行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公示重要事项438项、听证重大决策32项、通报重点工作491项。启动创新型政府建设,完成了首次县政府创新奖申报评选工作。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应用力度,全面完成了县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电子政务专网、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电子政务邮件系统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认真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促进了行政机关作风转变,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提高了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对51名干部职工进行问责,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9人。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五年,是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的五年,是全县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永平驻军官兵,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平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总结过去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激发自身活力与加强上争外引、争取各级支持相结合,不断拓展科学发展新空间;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用发展的实绩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仍然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较为繁重,与加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财源单一,财政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四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加大;五是少数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不够强,作风不够实,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面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发展的软硬环境还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抢抓机遇实现全县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为改善发展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州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永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永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未来五年,县人民政府将根据本次会议形成的决议,认真组织实施好《纲要》。

(一)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投资带县、商贸活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坚持不懈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将永平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独具特色的林产业发展基地县、知名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中心、生态宜居与平安和谐环境较优的地区。

(二)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5%以上;财政总收入达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6%以上,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1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年均递增15%以上。全县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群体做强做大,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平安和谐永平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切实按照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责要求,以坚持不懈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工作主线,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社会建设、行政法治四种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着力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增强发展能力。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支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农村公路等级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高效便捷的公路网络;抓紧完成龙街—岩北—厂街—宝台山—杉阳环线油路建设,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永平火车站、物流园区、澜沧江航运码头和中缅油气管道永平站点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以骨干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山区“五小水利”工程为基础,加强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把兴修水利作为基础建设的优先发展工程抓紧抓好。加快城乡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基本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推进三网整合,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好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立足县城河道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围绕打造建设“水乡永平”的新目标,以实施好房地产综合开发为着力点,立足永平民居特色打造旅游城镇的要求,高起点推进县城的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建设;加强城镇支撑产业培植,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向城镇集聚,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35%以上的目标。加强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按照“沿河、沿路、沿集镇”的“三沿”要求搞好新一轮的造林绿化,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以上努力建设“森林永平”;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金光寺、博南山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加快县城、乡镇、村庄和农户治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强森林、土地、矿产、水源等资源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全县经济发展实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到2015年末,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343630。立足有效构建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协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5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000万公斤左右。大力巩固发展核桃、烤烟、畜牧三大产业,加快发展红豆杉、生态茶、蚕桑、生态土鸡、永平白鹅、苗木花卉、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展生物药业、大棚作物、特色水果、林下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力争优质核桃基地达150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实现3.7万贫困人口脱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按照“打造一个工业园区、建设一个工业带、培植四大产业、壮大一批企业”的思路,培植壮大矿冶、生物加工、建材、能源四大产业。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要求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突出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抓好核桃生物开发、水泥熟料生产、红豆杉一体化、高岭土精深加工等项目的招商工作,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着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住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和稳步提高教育质量两个重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加强科技攻关和开发、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大力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福利事业发展。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和基层政权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积极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化;做好传统文化、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民族民间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提升工作。统筹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坚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加大宣传推介并重,加快旅游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好“宝台山、曲硐特色小城镇、博南古道、缅桂之城、特色饮食”五张旅游精品名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加快景区道路、星级酒店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创造条件兴办好特色旅游文化节,树立永平旅游新形象。把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经济增长的亮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特色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工程”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和农牧产品交易专业市场建设,健全完善城乡流通体系。

——着力打造良好的行政法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认真做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行政管理、投融资、财税金融、教育、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桥头堡”战略的思路、目标、措施,充分发挥永平的自然、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制定完善永平参与“桥头堡”建设的规划,着力打造参与“桥头堡”建设的开放合作平台,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开展平安永平创建,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创新社会管理,搞好综治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永平。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泛深入开展行政机关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在全县政府机关营造既廉政为民、风清气正,又积极为经济建设第一线服务,尤其是真心实意为招商引资服务的良好社会、法治和政治氛围。

三、扎实工作,努力实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为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稳定粮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确保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全面完成12.2万担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围绕生猪、肉牛、白鹅、生态土鸡等重点产业项目,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抓紧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行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方式,着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化畜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疫病防控,抓好畜牧产品交易专业市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逐步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引入到特色经济作物和林果产业开发之中,实施中低产林改造7.9万亩,新发展泡核桃4万亩,实施核桃中幼林抚育10万亩,加快提升核桃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力争在综合开发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扶持发展大棚作物、生态茶、蚕桑、冬桃、苗木、林下资源等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探索林畜配套、林下资源开发相结合的立体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实施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好龙门乡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0850亩,积极做好杉阳岩洞、兴隆、小寨三个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可研、立项和申报工作。实施好农村人饮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及以工代赈片区开发等项目,解决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好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争取省扶贫到户贴息贷款资金支持。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2500人。实施好大平坦村生态茶种植和改造项目。抓好龙门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扫尾和总结,继续抓好杉阳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切实按照“三沿”要求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87.65万亩,节柴改灶2000户。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打牢发展基础。根据国家投资和产业政策,以水利和交通建设等为重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夯实发展基础重点抓好水源工程建设、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县城河流流域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银河路景观道、宝台山景区开发、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以及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龙街至岩北油路、乡镇集镇垃圾处理工程等项目的上报争取工作。完成永厂油路、苗家垭口至松坡油路、岔路至岩北油路、大碱塘水库干支渠、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曲硐核桃交易市场、永平一中宿舍楼、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加快金河水库、县城供水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县看守所整体搬迁、校安工程、廉租住房等项目建设。做好永保桥码头和霁虹桥码头建设准备工作。争取启动龙街清水沟水库、水泄蜜蜂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力支持好国家和省州重点建设,切实做好大瑞铁路、小湾水电站、功果桥水电站、中缅油气管道、跃龙公路的征地拆迁和协调服务工作。抓好小湾、功果桥水电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中的联动作用,推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带的发展,把普渡往南经龙街、岩北、厂街、宝台山至杉阳,普渡往北经北斗至县城,再沿老320国道和博南古道至杉阳的环线沿途片区打造成为全县集特色农产品示范、文化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综合示范带。按照国家和省州相关规划,编制好永平县“桥头堡”建设专项规划,谋划好永平在“桥头堡”建设中的门户、通道、基地、平台建设。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建设宜居城镇。抓住被州列为县城改造提升项目县的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整合力度,大力提升全县城市化水平。按照旅游城镇开发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特别是要结合以银江河为主的县城各条河流流域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县城“水景”景观,逐步打造“水乡永平”,不断提升县城的档次和宜居水平。完成县城市政道路专项规划、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杉阳、龙街古镇保护规划和荷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好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切实抓好规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城停车场建设,实施县城综合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博文路、永福路景观道、永兴路、博丰路南段、北斗林场县城生活区周边道路、博盛路南段、荷花公园综合开发、梨花小区国有土地开发、博南东路人行道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县医院新区道路、永平火车站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建设步伐,实施好核桃交易市场、停车场、特色民居建设改造等项目。做好银江河县城段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搞好土地经营管理,严禁县城小宗土地审批,着力培育房地产市场,抓紧抓好城市用地收储管理,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拉动“水乡永平”新区建设。加强城镇综合管理,科学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强化集镇基础建设和环境治理,扎实抓好重点集镇、中心集镇、中心村示范村建设,加大各乡镇集镇道路、供排水、集贸市场、绿化、亮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县城及周边绿化美化工程,争取启动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占道经营和拥堵的清理整治力度,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继续实施村庄整治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来抓,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确保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突出强力招商,按照引进理念、引进人才、引进管理、引进资金的要求,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和强度,推行全员招商和重点部门招商,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责任制落实,加强前期工作,强化履约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重点抓好核桃生物开发、天然气高岭土一体化开发、宝台山旅游开发、星级酒店、曲硐温泉开发、光伏风能开发利用等项目的招商工作,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7亿元以上。加强对县内企业的出口引导和产品提质增效,力争实现对外贸易零的突破。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按照全县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加大工业用地收储力度,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招商引资、整合资源等多种形式,启动博南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排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入园企业标准和条件,稳步引进企业入驻。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扎实做好40千瓦风电开发、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水泄瓦厂铜铁矿开发、泰达废渣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5万吨炉渣、大湾塘一级电站开发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督促落实和跟踪服务。做好企业煤、电、油、运、资金等要素保障协调服务工作,促使建成项目提质增效、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洽谈项目尽快落地。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五)抓实财税金融工作,增强财政金融保障能力。加强财政和金融工作,充分发挥其调控经济的作用。加强财源建设,坚持以工业为主体财源、农业为基础财源、第三产业为新兴财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稳定可靠、后劲充足的财源体系。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和协调,强化国有资产和非税收入管理,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扶贫开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厉行节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绩效管理,继续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认真贯彻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三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和骨干项目,积极开办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进一步扩大创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积极扩大助学贷款规模,完善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充分用足用活贴息政策,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担保机制,加强县域融资平台建设,管好用好政府性贷款,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六)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基”水平,加大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和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完成校安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强科普宣传培训,积极争取和实施科技项目,认真开展科技(普)示范园区建设,加大科技应用和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范村卫生室管理,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加强县乡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22个村文化室和建设一批农家书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筹办好全州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搞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县旅游规划修编,抓实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名山名寺名花”,争取宝台山生态旅游景区列入省州推介的旅游线路。做好博南古道、花桥古驿、杉阳古镇、龙街古镇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抢救发掘。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工作,提高永平的知名度。积极发展商贸物流、餐饮消费、休闲娱乐、社会服务等产业,做强以黄焖鸡、清真美食为主的特色餐饮文化,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县。抓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国防建设、档案、侨务、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慈善、红十字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抓好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服务平台,年内建成规范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为民服务站建设。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健全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满足农村群众消费需求,大力繁荣城乡市场。加强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和动态管理,认真做好城乡医疗救助、暂时性困难救助、五保供养、优抚安置等工作。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对重大项目建设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推进平安永平建设,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打好新一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继续抓好普法和依法治理,依法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食品药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救灾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快推进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继续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把握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破除制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意识,以更新的目标、更高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来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增强工作的超前性、主动性、创新性和系统性。认真实施永平县行政程序暂行办法,优化行政流程,强化职能监督,促进行政机关按照行政程序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鼓励和倡导工作创新,把创新精神融入到各个工作环节,使政府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坚持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减少会议、文件和迎来送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落实上。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加大项目的督查、检查、考核、奖惩力度,建立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县直部门包干服务招商项目制度,实行一线工作方法和目标倒逼管理,强化重点工作效能评价,促进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和招商引资项目如期完成。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积极创造条件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加快发展上,用到改善民生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监督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惩治各种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经过全县各族人民多年的艰苦努力,永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信心满怀。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团结拼搏,为实现“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