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永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永平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 来源:永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

——2012216日在永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周曙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的工作

2011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1.12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7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完成23866万元,增长20.1%;财政总支出完成82621万元,增长30.9%;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增长35.2%。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和改善。共争取上级立项支持项目28个,总投资11866.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8276.6万元。投入资金7942万元,完成三面光沟渠建设2946.6公里,建设人饮工程69328.1公里,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金河水库累计完成投资4100万元。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4万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责任得到落实。龙门乡土地整理项目和水泄乡阿林村补充耕地项目进展顺利,可新增耕地1376亩。完成2010年贵口、阿林等457.7公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岔河至厂街21.2公里油路建设。总长85.6公里的苗家垭口至松坡、岔路至龙街、李子树至云龙大栗树油路开工建设。永平火车站建设完成征地和站前广场平整等工作。完成201010kV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2011年投资4710万元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527万元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与云南龙源风力等四家电力企业签订了总投资72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协议,投资8亿元、装机8.1万千瓦的水泄狮子山风电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支持国家和省州重点工程建设,跃龙公路永平段建成通车;大瑞铁路永平段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中缅油气管道完成征地747亩;小湾、功果桥水电站移民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全面转入后期扶持阶段。论证储备招商引资项目58项,签约25项,到位县外资金7.19亿元。

(二)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3.44亿元,增长22.5%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4.08亿元,增长17.8%。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制定出台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个。引进了投资1.1亿元的永平川娇生态农业园和投资2.7亿元的香菇菌种扩繁及示范种植项目,生猪集中养殖小区、香菇种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粮食总产达8.23万吨,增长13.22%,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北斗乡北斗村种粮大户李树兰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兑补各类惠农资金3194万元,推广农机具560台。收购烟叶13.4万担,烟农收入1.2亿元,收购总值、烟叶税、均价、上等烟比例均创历史新高,被州政府表彰为烟叶生产先进单位。实施年度森林管护172.4万亩,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1万亩,新种植核桃9万亩,全县核桃面积达137.3万亩,产量2.08万吨,产值5.6亿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核桃贸易集散第一县”,岩北村被命名为“中国核桃第一村”。全年办理林权流转面积3万亩,林权抵押登记56项,抵押贷款金额9000万元。畜牧产业稳步发展,总产值3.7亿元,增长7.8%;完成了117.67万亩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06.1万元。龙街镇安吉村4个自然村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投资980万元,43个中央和省级重点村建设扎实推进,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成效显著,经验在全省推广。2011年扶贫工作被评为全省10个之一、大理州唯一的A级县,获600万元中央财政以奖代补嘉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三)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4.06亿元,增长29.3%;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30.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增长24%。加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度,龙源风电、东景矿业、瓦厂铜矿、龙源石膏、泰达硅业、云森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壮大,东景矿业日处理500吨铜原矿技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水泄瓦厂日处理500吨铜铁原矿项目建成试生产,泰达硅炉渣回收利用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1101”化工级金属硅项目试验取得成功,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煤电油运、资源配置和资金周转等困难,加大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技改扩建力度,促进企业发展提速增效。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规划调整基本完成。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节能降耗、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四)城乡建设管理呈现新面貌。被列为全省、全州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编制了《永平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总体方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县城改造提升以奖代补项目通过州级验收。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山地城镇保护坝区农田的有关要求,确立了打造“边屯古驿·水乡永平”的滇西特色旅游休闲城市新目标,启动了《永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永平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永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编和一批城镇建设专项规划编制,乡镇集镇规划修编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加大市政道路、“两污”工程、供电、供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通过县级验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永福路(西段)、博丰路、永兴路等一批县城主次干道建设。曲硐、杉阳、龙街等小城镇发展初具规模,全县城镇人口达5.41万人,城镇化率达29.5%。完成了2个批次共749.55亩的城镇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县城停车场和综合集贸市场商住楼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开发势头良好,新开工房地产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20101.5万平方米廉租房全面竣工并入住,20110.5万平方米廉租房和1万平方米公租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725户。杉阳镇中心集镇(村)完成投资3108万元,占总投资的80%。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和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并取得初步成效。

(五)财税和金融工作平稳有序。继续加强财源培植,着力克服影响财政增收的诸多不利因素,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促进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3866万元,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42万元,增长18%。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对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全县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用于民生领域,按省、州要求兑补了津补贴提标增资,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1863万元,增长33.2%,增幅位列全州第三。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前期费、会议费、差旅费、政府性债务及政府采购管理,加强和规范行政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金融管理服务能力,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产品创新,切实加大对“三农”、中小微型企业及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年末全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达20.86亿元、10.4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2.69%10.03%。保险业稳步健康发展。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协调。完成了“两基”国检整改完善工作,顺利通过省对县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高考综合上线率99.18%,提高1.6个百分点。校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建和改造加固校舍8582平方米。启动了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托管试点工作,着力提高后勤保障及学生营养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达100%。全年累计补偿新农合医药费48.37万人次2680.2万元。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050万元。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顺利通过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考评验收,启动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2.74‰。加强文化体育工作,实施了23个村的“农家书屋”和68个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承办了大理州“博南杯”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广场建设,开展了边屯文化建设前期工作。启动了《永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5年)》编制,宝台山旅游开发、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完成投资365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33.2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2.04亿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侨务、外事、统计、国防动员、消防、人防、地方志、保密、气象、档案、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和谐社会构建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贷款313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实施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向1.8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1186万元。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制定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准备金等管理制度。加大救灾救济力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金296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金537万元、8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助金92.9万元。县中心敬老院建设进展顺利,殡仪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理顺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职责,强化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医疗安全。深入开展“平安永平”创建活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信访工作,强化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和社会热难点问题,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和应急管理演练,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好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八)民主法制工作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2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工作全面完成,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加大“两抢一盗”、聚众斗殴、农村流动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公安系统“清网行动”清网下降率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县公安局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和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举行重大决策听证8次,公示重要事项信息99条,通报重点工作信息105条,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阳光度不断提高。加强行政督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立案查办违法违纪案件1010人,对7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强化政府创新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大理州首届政府创新二等奖。建成了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4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8个村级为民服务站,累计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6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完成了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客事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完成了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被表彰为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云南省2010年先进平安县和大理州“五五”普法先进县。

各位代表,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我们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喜人成就,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上级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全县人民逆势而进、披荆斩棘的豪迈气概,从容应对、化危为机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省州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永平大发展、大跨越!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安民警、驻警驻军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化层次不高,尤其是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商品农业开发水平低,龙头企业弱;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突出,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产业优势,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低特色不明显,综合承载能力弱;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滞后,“文化兴县”战略推进缓慢,公共服务体系不尽完善,改善民生的任务还较为繁重;少数部门和干部为民服务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不够实,廉洁自律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重点突破的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根据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思路,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州第七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总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抓住和用好我县被列为省、州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重大机遇,以统筹促发展,以发展构和谐,稳增长、壮实力,抓统筹、强基础,转作风、促落实,惠民生、建和谐,努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更大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更大进步,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上取得更大成绩,在实现跨越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永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以上;第二产业增长22%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3%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财政支出力争达到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2年县人民政府将按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一条主线,突出环境优化、产业提升、民生改善三个重点,抓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支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项工作,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努力把永平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独具特色的滇西旅游城市。

围绕一条主线: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根据中央、省州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和要求,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致力先行先试,敢想敢试,坚持不懈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努力探索山区农业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在政策制度上,实现试点总体方案定型、细化专项方案全面出台、支撑配套政策完善到位;在实际成效上,以县城、北斗为重点的示范点,在城镇规划建设、进城定居农民人数等方面有实质性突破,“水乡永平”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外部环境上,试点工作获得省州进一步认可和更多的支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协调推进试点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进一步细化任务、整合资源、加大保障、营造氛围,凝聚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出成果、见实效。

突出三个重点:

(一)突出环境优化。抢抓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滇西城市群建设等机遇,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招商引资、信贷融资、本级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站建设,各类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体系统一办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工程招标等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实现监管与交易主体分离。有序引入招投标、工程监理中介机构,实行有序竞争、优胜劣汰,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改进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投资人、创业者搞好服务,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永平经济社会建设。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拓宽财源建设思路,实行财政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全年财政总收入28640万元目标的实现;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和支付环境建设,继续加大对“三农”、中小微型企业及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争取完成73个行政村(社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

(二)突出产业提升。着力打破城镇和农村、行政区划及一二三产界限,进一步增强城乡产业发展内动力,实现联动发展。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产业,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核桃、烤烟、生猪、鹅、蚕桑等传统优势产业,培植壮大香菇、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工业强县”目标不动摇,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做大总量为核心,以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资源开发为主线,依托资源上工业,围绕农业抓工业,结合市场上项目,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房地产市场,提升吸引、吸纳农民的辐射能力和承载能力,有序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城镇定居,转化为城镇居民,全县城镇化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转变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和单纯靠财政投入的传统模式,按照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思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突出民生改善。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改革发展中推动民生改善,在改善民生中实现幸福和谐。进一步培植壮大富民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实施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把解决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住房、环境治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强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和身体健康需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切实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以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为主,以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和慈善捐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困难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帮助。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抓好六项工作:

(一)抓好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集镇及村庄规划建设力度,提速打造“边屯古驿·水乡永平”,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加速滇西旅游城市建设步伐。在有序推进山地城镇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县城发展土地空间富余、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和群众进城愿望强烈等优势,按照旅游城市建设的要求,突出特色,全力打造老年休闲养生水乡旅游城市。以新修编的县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编制县城水景、道路等专项规划和曲硐温泉、重点商业区、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加大引资融资力度,启动“水乡永平”水域景观核心区、县城重点商业区开发建设,实施好曲硐温泉旅游小镇片区、物流园区、永平火车站、农特产品市场、云南曲硐核桃交易中心、美食街等片区建设。全面完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一批市政道路和城市绿化建设工程。

抓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小城镇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彰显特色,培植壮大城镇支撑产业,分类别、分层次推进曲硐、杉阳、龙街、北斗等小城镇建设完善乡镇集镇规划,完成杉阳现代农业特色小城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龙街古镇、花桥古驿保护规划及70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杉阳镇中心集镇(村)建设,启动北斗乡中心集镇(村)建设,谋划好龙街镇中心集镇(村)建设。抓好建制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的上报争取和实施。启动实施全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整村推进、重点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水平。

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加大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行为,着力规范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重点的城乡交通秩序,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文明、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组建县城乡公交客运公司,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经营管理,有序发展城市公交。加强城镇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停车场、超市、广场、公厕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建设档次。继续开展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非法占用、买卖集体土地等违法行为,促进城乡建设规范有序。

(二)抓好城乡支撑产业一体化发展。坚持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创新思路,加强引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三化”良性互动

提升商品农业开发水平。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稳步推进高产创建、新品种实验推广、地膜覆盖、精确定量栽培、间套种等科技增粮措施,实现粮食稳步增长。全面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烤烟和以核桃为重点的林产业、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以香菇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落实烤烟种植面积5.8万亩,收购烟叶13.5万担。将核桃产业发展重点转移到提质增效上,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实施核桃中幼林示范抚育10万亩。推进商品型生态猪、高产优质肉牛、生态土鸡、商品鹅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基地建设,畜牧业总产值达3.87亿元。积极支持永平川娇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建设大型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完成20个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出栏商品肥猪1万头以上。加大香菇、大棚作物、生态茶、中药材、蚕桑、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抓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工业发展总量,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着力培植壮大矿冶开发、生物加工、建筑建材、能源利用四大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启动博南工业园区土地收储及整理,力争提供工业用地500亩以上,有序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抓好永平矿业和东景矿业技改、瓦厂铜铁矿浮选生产线、青羊厂及厂街铜矿选矿生产线、泰达公司技改项目,启动水泄狮子山风电场建设,完成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核准并力争启动建设,加快高岭土、石膏、小水电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做好“1101”化工级金属硅、锑铁合金加工、生物质能发电、风能及太阳能发电、矿产资源整合等项目前期及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工业企业和项目。加强企业运行动态管理,改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地、贷款等实际困难,促使建成项目提质增效、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洽谈项目尽快落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加快发展房地产和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城乡消费、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按照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按照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思路和模式,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全县商品房建设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县级财政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整理、开发永平绚烂多姿的生态、历史、民族、宗教、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围绕“一城(县城)两山(博南山、宝台山)三镇(杉阳、龙街、北斗)一古道(博南古道)”旅游开发重点,抓好永平滇西边屯文化园、曲硐省级旅游小镇申报争取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物业管理、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努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推进城乡消费结构和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完成县城综合集贸市场提升改造和云南曲硐核桃交易中心建设,实施一批乡镇、村集贸市场建设或提升改造项目。

(三)抓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紧紧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围绕水利、交通、生态、能源、民生等领域,形成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完工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不断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

加大项目工作保障力度。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投入保障机制,按照“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的要求,切实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做项目、争项目、推项目的能力。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立项、备案等环节的管理,认真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和各项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效益。对重大项目继续实行“一名县处领导挂钩、一套班子具体负责、多头督查跟踪问效”的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实施。抓住水利建设有利机遇,完成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重点抓好倒流河、上村河和县城周边河流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的立项申报,加快金河水库、银江河县城坝区段一期治理、东山滑坡治理等工程建设,启动蜜蜂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玉皇阁水库、银江河闸坝工程、梅花铺水库和一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1.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全面完成岔路至龙街、苗家垭口至松坡、李子树至云龙大栗树油路建设,实施一批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花桥经博南山至杉阳、宝台山经金河至杉阳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宝台山旅游公路、永平至昌宁二级公路永平段、永平至云龙二级公路等项目的申报,争取启动永平火车站、永保桥码头和其他停靠点建设,加强乡村公路管护。加强能源和生态建设,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防治、电网改造等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加快推进县看守所搬迁、殡仪馆、中心敬老院、综合档案馆、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认真做好大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工作机制,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运用多种平台和途径,加强与央企、国企、外企的合作力度,争取更多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永平。进一步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星级酒店、房地产综合开发、物流商贸等领域的招商工作。建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实行全程跟踪问效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以上。

(四)抓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保障,优化管理,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改善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全力抓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和规范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加快校安工程建设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稳步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托管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载体,推动文化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按照“文化兴县”的总体要求,以边屯文化为核心,确立“永平·云南边疆汉(朝)文化飞地”的核心理念,大力开展谱牒文化、古道驿站文化、城堡村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马帮文化、饮食文化及多元复合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整理,紧密结合树立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要求,着力打造滇西边屯文化中心,推动文化旅游大繁荣、大发展。做好杉阳镇、曲硐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博南古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文化建设进村入户。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培植和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和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好县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杉阳卫生院改扩建等建设项目,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群众受益程度。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卫生监督体系,做好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推进科技人才等事业发展。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深入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完成国防动员和优抚安置工作任务。做好统计、人防、外事、侨务、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等工作。

(五)抓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各项民生政策,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提高幸福指数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入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开发就业岗位、扶持创业、加强培训引导以及建立小额贴息贷款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加大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和执法监察力度,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五险”管理制度,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做好城乡居民保险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衔接工作。

抓好城乡困难群体救助。严格对象申报、审核及资金管理使用,不断规范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加强灾害防御、灾情救援和灾后保障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市场流通管理和物价监管调控工作,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抓好小湾和功果桥水电站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重视和维护好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老龄事业、红十字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坚持生态与产业兼顾、建设与管护同步,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沿河、沿路、沿集镇“三沿”为重点,搞好新一轮的造林绿化,提升公路、河流和集镇的绿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污染整治,加强以宝台山、博南山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严厉查处偷砍盗伐林木和毁坏生态林、水源林等违法行为,加快建设森林永平。认真实施天保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扎实抓好资源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生态安全。

(六)抓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着力把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开展平安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提升社会平安和谐程度。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抓好“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依法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网络,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开展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巩固提升省级先进平安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平安永平”建设。重视源头预防,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适应社会新变化和新特点,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以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进入县城或乡镇集镇落户,并稳妥处理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待遇,统筹解决进城后的就业、定居、就医、养老、子女入学等各项保障。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财政管理、文化产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巩固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抓实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深入开展学校、道路交通、消防、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抓好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工作。强化公共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办好十件惠民实事:

2012年,县人民政府将在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着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惠民实事:一是完成岔路至龙街、苗家垭口至松坡、李子树至云龙大栗树油路建设工程,实施一批通村道路硬化工程;二是解决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实施安吉村苍塘、狮子窝村决坝山等4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启动水泄瓦厂、厂街岩北等5个行政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四是实施沿河、沿路、沿集镇“三沿”绿化树木种植54万株,实现通乡公路行道树栽种全覆盖;五是完成县城停车场、综合集贸市场及相关城市道路的提升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城乡交通秩序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六是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全县所有中学的浴室建设;七是进一步提高全县村、组干部和临时聘用教师待遇;八是完成14万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工作,为16万城乡居民免费体检,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九是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完成4279户居民的电网改造,解决402户无电居民用电困难;十是启动永平滇西边屯文化园建设,完成永平汉代历史标志性的城门楼及城堡建设。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各项制度执行,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违法行政责任追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听证公示、专家咨询、集体研究等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依法规范。

(二)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和“三深入”活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各级干部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推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见实效。进一步树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查实情,办实事,解难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和业绩取信于民。

(三)坚持转变作风,建设效能政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限时办结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行电子政务,控制会议、文件数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切实加强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坚决整治政令不通、执法不公、效率低下等问题。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工作业绩。

(四)坚持开拓创新,建设创新政府。切实把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融入政府的各项具体工作,努力用统筹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发展的理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政府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努力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对认准了的、条件成熟的事情,敢于先行先试,一抓到底。

(五)坚持廉洁务实,建设清廉政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规范各类工程招投标、行政审批、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和管理,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严禁借外出考察之名公款旅游。严格按照《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加强廉洁自律,树立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永平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永平而努力奋斗!


水乡永平:指发挥县城发展空间富余、水资源丰富、生态较好、气候宜人等优势,立足休闲旅游城市建设,借鉴周庄、丽江等水乡城市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按照“古有烟雨江南,今有水乡永平”的初步设想,融入边屯文化内涵,依托房地产业为重点的城镇化带动,以人工河网的合理布局为基础,以岛状式城镇开发为重点,突出水域生态城市“以水为魂”的布局,围绕“大街伴河、小巷临渠”、“城中有河、城外有山,水清天蓝、山绿花红”、“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优”等核心理念,着力打造水域景观、水景公园、银江河滨河景观大道、曲硐温泉旅游小镇,将永平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餐饮及购物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成为“生态水乡、宜居水乡、活力水乡、人文水乡和诗意栖居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将技术、资金、信息、购销、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组织起来,以商品农业开发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结合永平实际,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的组织形式就是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基本要求,在确定好优势农产品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择优选择30户农户为基本单位组建一个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统筹城乡发展:指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土地管理、城乡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为支撑,推动城乡经济和社会管理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以重点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发展”为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城镇综合承载及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边屯文化:指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会当地和周边各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中央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其文化的核心价值一方面体现了历代戍边先人不折不挠、坚忍不拔、开拓进取、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同时也体现出边疆各族人民对外来民族和文化宽容、包容、开放、共荣共生的宽阔胸怀。

谱牒文化:指以族谱、家谱等形式记载各个姓氏、宗族子孙世代传承、迁徙、发展轨迹以及在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名人生平、事迹等的社会文化形式,是一个姓氏和家族发展变迁的鉴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通过它能够真实地解读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不同历史朝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平·云南边疆汉(朝)文化飞地:指永平自汉朝建县以来,随着历朝历代移民戍边、持续开展屯田活动,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围下,从明代开始,永平就逐渐成为了一个以汉(朝)文化为主体的区域,并在历史变迁中保留了一贯的汉(朝)文化特征,成为了云南汉(朝)文化保存较好的区域。

作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