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相约博南。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文化和户外运动盛宴。
1月11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主办,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联、山隐(上海)文旅有限公司承办的岁末年初“重头戏”——大理·花桥乡村艺术季和博南古道户外运动在花桥村热闹启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唐建,云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李森,大理州文联主席汤培德,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理州书法家协会主席杜武等著名书画、文学艺术家出席活动;县委书记李德琦出席并宣布开幕,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平等相关县处级领导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隆银在致辞中表示,花桥村作为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村落,拥有古道、古村落、古县衙、元梅、古税司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拥有古道文化、马帮文化、宗族谱牒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各位领导和艺术家朋友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修复博南古道、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古道驿站、修复古照壁、配套建设停车场、改造瓦屋面和房屋外立面、建设高标准农田、建成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展示中心、在古道沿线种植梅树、安装道路照明灯、植入文化元素……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有效实施,花桥村旧貌换了新颜,让这个保存着较为完整古道遗址的村落蓄积起了深厚的发展潜力。这次我们以花为媒,举办大理·花桥乡村艺术季和博南古道户外运动,希望能够汇聚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客商的智慧与力量,进一步传承和挖掘永平优秀历史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助推永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理·花桥乡村艺术季和博南古道户外运动开幕式在乐队演奏《如愿》中拉开帷幕,狮灯表演《狮舞花桥》巧妙地插入报彩吉语,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今日的花桥村因古梅的绽放而弥漫着淡雅的清香,更因人们的欢聚而洋溢着热烈的喜悦。
“太美了元梅!太美了花桥!又古朴又秀美,还有小桥流水,真是一个宝藏地方,我一定和我的朋友们再来一次,拍一组汉服写真,肯定很出片!”来自保山的游客深深陶醉在花桥的美里。
“我们花桥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很高兴大家发现并一起来欣赏它、保护它、建设它,村庄变美变热闹了,大家生活也得越来越好!”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花桥村村民吴大哥心里高兴极了。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一同寻着梅花的香味来到了博南古道博物馆,共赏百年古梅风姿。这株800余年的元梅树干粗壮有力,斑驳嶙峋,虬枝盘曲,枝节交错,花苞、盛花挂满枝头,粉白相间,重重叠叠,引得蜜蜂、鸟雀飞舞其间,忙着采蜜、嬉戏……大家以天为幕,以梅为媒,以古道为背景,将这百年古梅的风姿与博南古道的悠悠历史融于镜头与笔端,创作出一幅幅、一篇篇、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作品,古梅的美、古道的韵、文化的魂在此刻完美结合,为永平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古梅与古道的美也随着作品的流传和游人的口碑传播得更深更远。
从博南古道博物馆到乡村艺术馆一路观光游览,艺术品《花落知多少》将红砂岩雕琢而成的“花瓣”散落在元梅周围,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更替,同时也为远道而来的游人提供了一组休憩赏梅的设施;《墙梅》则巧妙地将梅花与古墙相结合,展现出古村的岁月痕迹与梅花的坚韧精神;《梅花马》以梅为马,寓意着吉祥与美好;《果狮》和《梅蛛》则分别以梅子和蜘蛛为元素,展现出花桥村独特的自然生态与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展示了当地特色手工艺品,如精美的刺绣、传统的木雕等,这些乡村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花桥村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体现了艺术家们和当地村民的创意与才华,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乡村音乐会节目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民谣和民族舞蹈,还有现代流行音乐和创意舞蹈表演。民间舞蹈队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乡村音乐的独特魅力;歌手们的深情演唱,则让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情感之中;舞蹈表演和国风服饰秀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篝火晚会”则在夜幕降临时拉开帷幕,随着篝火被点燃,大家围成一个大圈,伴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尽情舞动享受着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刻,篝火的光芒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仿佛将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据了解,大理·花桥乡村艺术季和博南古道户外运动将乡村艺术和山地户外运动结合,融入“遇见花桥”采风创作、“乡村艺术品”展览、“花桥论梅”“篝火晚会”、“博南古道”亲子徒步体验、“穿越古道”山地自行车体验、“林野飞驰”越野摩托车探秘之旅等多种动静结合的活动,用人文艺术与户外运动为乡村赋能,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与协同创新,为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环境全面优化、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