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位于北斗乡的永平县凤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核桃树正吐着新芽,清脆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林中一群毛色鲜亮的土鸡在山地悠闲地踱步,或在林间觅食,或在仰头欢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借着永平发展黄焖鸡产业的机遇,我们成立了永平凤鼎养殖合作社,挑选9位来自各村懂技术、有经验、会经营‘养鸡能手’成为社员,共同发展林下养鸡。”永平县凤鼎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280亩林下养殖基地,标准化养殖棚舍10个,通过“自养+社员收购”双轨模式,收购社员养殖的鸡约1000只,存栏量达2000余只。采取林下散养的方式,鸡活动范围大,饲养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以林间昆虫、草籽,加上科学配比玉米、谷物等为食,鸡肉肉质紧实、鲜美,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也很可观。
土鸡畅销,山里人欢笑。“今年第一批鸡出栏240只,卖给合作社,产值达2.4万元,单只均价100元,养殖半年多,还是很划算的。”北斗村党总支书记刘缤鸿说,林下养鸡既能节省饲料成本,鸡粪反哺林地提升肥力,形成林木、鸡、粪肥、草的良性循环,走上一条‘保生态’又‘富口袋’的双赢道路。在村里的示范带动下,全乡10余户村民自发加入养鸡行列,全乡散养土鸡突破9000只。
“养殖户有激情、干劲足,但缺资金、没技术,靠单打独斗风险大。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政府给每户社员补助资金3.3万元,让农户建鸡舍、买鸡苗不愁钱,加入合作社‘抱团养鸡’,靠着合作社的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养鸡就成了‘顺手活’。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销售协议,到了出栏时间,不管行情高低,养殖户将享受到每斤20元的定价收购,切实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也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北斗乡副乡长陈古辉介绍说。
近年来,北斗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向林地空间要发展,大力推动“以林养鸡、以鸡促林”,探索构建“树上有果、林中有禽、地上有药、地下有菌”的“林下+N”立体发展模式,形成乡有合作社、村有养殖大户、组有散养户模式,扩大林下经济效益,努力实现“林地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