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永平县“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建立以全县75个村(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村(社区)居民、辖区单位为对象,以各类村(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满足村(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服务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
《规划》明确,到2025年末,全县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社区政务通用自助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力争达到30平方米以上,居民活动区域面积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60%,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力争不少于18人。全县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村(社区)服务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主体和服务业态更加丰富,线上线下服务机制更加融合,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村(社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规划》提出,要健全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开展村(社区)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有物业服务的社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服务,增强自治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水平。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村(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村(社区)服务领域,支持企业发展村(社区)养老、托幼服务。鼓励引导辖区单位向村(社区)居民开放停车场地、文化体育设施、会议活动场地等资源。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站”办理,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实现政务代办服务村(社区)全覆盖。村(社区)服务设施开放和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每天8小时,群众关切项目应开展24小时线上服务,保留必要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及时响应居民需求。
为更好地提供民生保障,《规划》建议,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建设集中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多渠道提供就业创业服务;要大力发展村(社区)教育,搭建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便利化,提升邮政、金融、电信、供销、燃气、电、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还要推动物流配送、快递、资源回收商业网点向村(社区)延伸,强化农村地区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等服务供给。
同时,开展平安村(社区)建设、法律服务社区、社区应急服务与处置行动。加强村(社区)警务工作保障,深入推广城区“一区一警两辅警”和农村“一村一辅警”模式,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发展壮大村(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队伍。定期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宣传培训进村(社区)和应急避险、应急处突、消防演练、反恐演练活动,100户以上村庄100%完成消防水源、消防管网建设,所有村(社区)均设置1名灾害信息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