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产业结构的提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首先感谢你对永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对于你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商请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局等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并就相关事项与你进行了面商。现答复如下: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643517万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1:23.5:44.4调整为37.8:20.2:42.0,工业增加值87375万元,同比下降5.5%;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11896万元,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8:20.2:42.0调整37.8:20.9:41.3,工业增加值103835万元,同比增长6.4%;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54481万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8:20.9:41.3调为:36.3:22.7:41.0,工业增加值107735万元,同比下降0.5%。2023年1-6月,永平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6.69亿元,同比增长1%,增幅排名全州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52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排名全州第6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83亿元,同比下降5.9%,增幅排名全州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34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排名全州第7位。
近年来,从数据分析,我县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好转,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发展变化来看,三产占比呈利好上升趋势,三产结构比例为“三一二”。经济发展转好的势头仍然不够强劲,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距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农业大而不强,工业缺乏支撑,三产散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从近期来看,一是全县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单一,矿产、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核桃精加工、光伏等新兴产业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对GDP拉动不足,县域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二是工业增长支撑不足。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少(仅有12家),产值上亿元的仅有1家;加之过去三年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项目投资增长乏力。我县在库项目少、投资小,投资规模很难支撑全县经济高速增长。四是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刚性支出增加与可用财力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财源培植困难,政府性债务存量较大,财政实力薄弱仍是基本县情。从长期来看,主要还是由于永平县经济总量不大、质态不优、后劲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要素保障支撑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营商环境不优等,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好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强化工作领导、理顺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力量,打好产业培育硬仗,中共永平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任双组织的产业培育壮大工作领导小组,锚定“十四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速10%以上,高于全省全州增速,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00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2%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1,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县域经济在全省全州排名位次实现前移的远景目标,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在省、州万千亿级支柱产业框架下,全力打造“343百十万”高原特色农业,做大工业,做精做特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符合永平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永平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按照县委提出的“1533”布局,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永平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合理确定我县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产业发展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造“343百十万”高原特色农业,做强一产。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筑牢经济发展根基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紧紧围绕“绿色食品加工贸易集散地、生态文化新城”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符合永平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永平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永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禀赋,聚焦核桃、高山生态茶、特色果蔬、中药材、生猪、肉牛(奶牛)、山地鸡、永平白鹅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完成万头奶牛养殖示范牧场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农发基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东方希望初一铺生猪养殖场、工业辣椒种植等项目,抓好永平白鹅种鹅场、狮子窝离天空最近古树茶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打造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标杆示范县,争取列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产地认证。全力推动“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庄园、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二)招强引优做大二产。一是做大“绿色食品”加工业。聚集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条,以“中国核桃商贸集散第一县”“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核桃第一县”为目标,打造100亿级核桃产业园;提升核桃产业在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集约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推动核桃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核桃全产业链。加快发展屠宰及肉类、精制茶、果蔬、食用菌、酒、食用油、中药材等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规模的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一批“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完成核桃全产业链“三产融合”(一期)、农垦核桃标准化加工等项目建设。做好东方希望饲料加工厂、云南厚生生物科技等企业升规培育工作。加快园区土地开发整理及报批工作,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全力申报大理永平工业产业集聚区。二是提升建材矿冶业。依托永平县产业集聚区,杉阳建材产业园,以永平无量山水泥厂为龙头,发展上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高岭土和钾钠长石资源,尽快开发纳米级高岭土系列产品。改造提升水泥、石膏、红砖、青瓦、砂石等传统产业,引进环保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建材,发展新型建材及深加工产品。积极引进大型矿冶企业开展有色金属采选。支持服务羊街煤矿、永平矿业等优势矿业企业发展,加快青羊厂铜原矿、卓潘高岭土等开发建设项目,逐步把永平建成大理州重要的矿冶工业基地。到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
(三)做精做特现代服务业提升三产。培育文化旅游业,围绕永平“一核一圈三带四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深度挖掘保护开发永平历史、文化、美食、生态等资源,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把博南工业(物流)园区打造成为大理西部最大物流集散中心,发展农产品为主的特色冷链物流。壮大餐饮美食业,做大做强以“永平黄焖鸡”为重点的永平美食品牌,促进全县餐饮业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经营。加强宝台山、曲硐文化旅游区管理,启动曲硐文化旅游区、宝台山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提升龙门离天空最近的茶园、龙街十字口古核桃国家AAA级景区品质。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实施新光遗址公园、滇西粮仓文旅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大对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的招商和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旅游专线、自驾游线路、星级汽车精品自驾游营地、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线路。努力将永平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的重要节点。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
(四)强化招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一把手”招商、定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创新以商招商、奖励性招商,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机制,保障优质项目落地落实,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五)运作资金,强力推动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现代预算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好国有企业“第二财政”的作用。
最后,衷心感谢你对我县产业结构发展的关心,我局将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切实加大全县一二三产高度融合,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再次感谢你对全县经济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请你多多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