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施苍洱阳光幸福工程,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实事。“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今年来,县民政局贯彻落实大理州“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抓实“一老一小”关爱保护工作。
完善制度机制,让责任更实。制定印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永平县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全县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成立“苍洱阳光幸福工程”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通过细化部门责任、开展定期调度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提升服务质量,让夕阳更红。县民政局围绕打造“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目标,建成敬老院3个,老年养护院1个,光荣院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个,微型养老院2个,老年幸福食堂2个,其他老年活动场所239个,共建成养老床位796张。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微型养老院和老年幸福食堂,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康体健身、康复理疗、日间照料、餐食服务、上门服务等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近11万人次,日接待量近300人,有效解决了留守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难题;投资576万元,完成失能老年人能力评估636人,养老护理技能培训546人,失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700户、居家上门服务2012人次,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个,完成434户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智能守护终端设备安装,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年居家养老环境。各乡镇扎实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不定期入户帮助特殊困难老年人打扫卫生,帮助老年人进行简单的血压、血氧基础测量,检查药品有效期。同时,乡镇工作人员还会指导农户畜牧用药、春耕选种。通过“物质+服务”方式,在老街社区探索开展了“爱的守护·乐享夕阳”老年人关爱服务活动,为社区322名老年人开展入户需求评估,为25名特殊困难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提升了社区广大老年人互帮互助的能力和意识。
探索多种模式,让朝阳更美。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三级阵地”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县级未保中心1个、乡镇未保工作站7个、村级标准化儿童之家26个,配备75名儿童主任。积极探索开展“五社联动”,实施“爱与陪伴”暑期儿童关爱陪伴等系列关爱服务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未成年人达5600余人次。以“村(社区)团组织+社工+志愿者”的运行模式,充分整合缘爱行动志愿者协会和“返家乡”大学生工作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入户走访、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期与江苏南通海安市鸿雁志愿服务大队合作,为留守儿童点亮“微心愿”。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链接各类慈善资源对龙街镇田心完小365名在校学生进行“六一”儿童节慰问关爱活动,联合多部门开展了“爱与陪伴”活动,累计组织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活动20余场次,受益儿童2000余人,落实长期资助贫困学生15人,开展爱心助学帮扶困难学生469人次,为28名监护缺失儿童发放关爱包28套,开展情感陪伴20人次。
实施专项行动,让效果更优。永平县通过党员干部与农村留守人员结对“牵手”,抓实“3+3”关爱行动,即:抓实村小组长这个责任主体,重点履行好村小组长“三必报”职责,留守儿童或困境儿童家庭发生自然灾害必报告;老人去世必报告;孩子辍学必报告。抓实村党组织这个主体,重点履行好村党组织“三联系”职责,对下与村民小组长联系,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对上与党委政府联系,反映、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外与外出务工人员联系,保持亲情沟通。抓实挂包干部这个主体,重点履行好挂包干部“三必到”职责,留守儿童家庭发生自然灾害必到;老人去世必到;孩子辍学必到。6月份以来,在“牵手结对”活动中通过个案会商的方式,新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3人,切实提升关爱服务质量。
下步工作中,县民政局将聚焦“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足额发放各类补助资金,全面推动“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动落实,积极统筹链接各级各部门有效资源,抓实“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县民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