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的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年12月3日-2024年12月9日
听证权利告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大理市龙山行政办公区大理州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872-2110732 邮编:671000
项目名称 |
中电建弥渡县德苴二期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工程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南涧县 |
建设单位 |
中电建(弥渡)电力有限公司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国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
中电建弥渡县德苴二期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工程起于德苴光伏电站110kV升压站构架,止于220kV母麦地光伏升压站构架,导线采用JL/LB20A-240/30铝包钢芯铝绞线,JNRLH1/LB20A-240/30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全线采用单回路架空架设,线路长约36.241km,共使用塔基83基,其中弥渡县境内9.375km,杆塔20基;南涧县境内26.866km,杆塔63基。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一、施工期 (1)生态影响: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及施工活动对周边动植物的影响。 ①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永久占地影响: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塔基占地,工程永久占地影响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温性灌丛,影响到的人工植被为人工林植被和耕地植被,项目永久占地占用面积最大的植被是耕地植被,占植被评价区同类植被面积的0.02%,其它依次为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0.009%)、暖温性灌丛(0.001%)、暖温性针叶林(0.001%)、人工林植被(0.006%)。项目永久占地虽造成评价区各植被类型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占用数量很小,总的来说,不会造成任何一种植被类型在评价区消失,影响不显著。 临时占地影响: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塔基临时施工场地、牵张场等临时占地,工程临时占地影响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和暖性针叶林,影响到的人工植被为人工林植被和耕地植被,项目临时占地损失的植被类型中,损失量最大的是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占损失总量的39.36%,其它依次为暖温性灌丛(30.92%)、人工林植被(18.9%)、耕地植被(10.83%)。临时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在工程施工结束后,随着各种环境保护、绿化和复垦措施的实施,可得到恢复。因此,临时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会使任何植被类型在评价区消失。 ②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输变电项目建设对农业生态最主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地,临时施工场地对农业生态的破坏。项目输电线路塔基占用耕地面积为0.114hm2,占总占地面积的10%,项目施工建设会对沿线农业生态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影响为项目建设期造成临时征用的耕地不能进行农作物耕作,施工场地区表土剥离导致部分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等,但项目输电线路单个塔基和临时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小,为间歇式占用,这些影响随施工的结束而得到改善,只要施工期做好管理、防护工作,措施得当短时间内可以使之得到恢复。项目建设不会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态造成明显的影响。总体来说输变电的建设对农业生态影响不大。 ③对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 对植被的影响:工程施工永久占地影响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暖性针叶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温性灌丛。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植被资源必然有一定影响,这是本工程建设所付出的主要环境代价之一,但评价区植被总体上次生性及人工化特征显著,且工程占地面积有限,造成的植被损失也较有限;临时占用的植被在施工期结束后通过人工抚育等手段可逐渐恢复,影响也是暂时的。因此,输变电工程建设对植被的损失较少,不会导致评价区内植被类型的减少、植被构成格局的明显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改变,也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对植被的影响较轻 对植物资源的影响:评价区内共有维管植物有65科86属162种。由于永久占地,评价区内维管植物部分个体将随着输变电工程建设而消失,但仅是植物物种个体数量有所减少,不会导致物种消失。 ④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塔基占地、开挖和施工人员活动等干扰因素将缩小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树木的砍伐使动物食物资源部分减少,从而影响部分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栖息区域、觅食范围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噪声,引起动物的迁移,使得工程范围内动物种类、数量减少,动物分布发生变化。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分布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鸟类:分别为松雀鹰、普通鵟、红隼,无大型野生动物,动物都具备驱害利弊性,项目施工范围小,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项目施工对评价区内动物的影响较小。 ⑤生态保护红线影响分析 本项目线路共2.74km无害化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塔基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均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项目线路无害化穿越生态保护红线段均设计采用高塔跨越,尽量避免砍伐通道,以减少植被破坏,保护好现有植被及动物生境,本项目塔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会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产生影响,不会造成明显水土流失。环评要求施工期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牵张场、材料堆场等临时占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在施工期对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轻微。 (2)废水:平均每天配置施工人员约20人(沿线路分散分布),项目整个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44m3。施工期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产生废水主要来自塔基混凝土拌和及混凝土养护,产生量约0.6m3/基,本项目输电线路共新建塔基83基,整个施工期塔基施工废水产生量为49.8m3。 (3)废气: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机械燃油烟气。输电线路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线路塔基土石方开挖、杆塔架设;线路塔基施工扬尘影响主要集中在塔基施工区。塔基施工除特殊地质区域外均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施工强度小,因此产生的地面扬尘量小。在居民敏感目标附近的塔基施工时,先行建设施工围挡,减少施工扬尘和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故线路施工不会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机械燃油烟气主要由输电线路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产生量较小,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NO2、HC等,呈无组织排放。 (4)噪声:主要噪声源有运输汽车、牵张场设置的电动卷扬机、牵张机、绞磨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噪声。施工设备运行时噪声源强为50~70dB(A)。根据预测分析,项目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源昼间作业噪声在10m范围以内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要求;塔基浇筑施工阶段噪声源昼间作业噪声在20m范围以内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要求;线路架设阶段噪声源昼间作业噪声在1m范围以内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要求。项目夜间不进行施工,主要采用人力施工,施工时间较短,施工完成后影响将会消除 (5)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弃土及其他建筑垃圾。平均每天配置施工人员约20人(沿线路分散分布),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kg/d。建筑垃圾主要为废砖块、混凝土等建材。 二、运行期 (1)生态影响 ①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 本项目线路运行期不进行林木砍伐,仅按相关规定对导线下方与树木垂直距离小于4.5m的零星林木进行削枝,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不会对植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明显影响,项目运行期维护检查1个月左右进行1次,运行及维护人员的数量和负重有限,频次低,对植被的破坏强度小,不会带来明显的持续不利影响,从区域类似环境状况的已运行的线路来看,线路周围植物生长良好,输电线路电磁影响对周围植物生长无明显影响。 ②对动物资源的影响 本项目线路杆塔分散分布,塔基占地不会明显减少陆栖动物的生境面积,线路杆塔档距大,不会阻断陆栖动物活动通道,对陆栖动物种群交流影响小。评价区域内的野生鸟类活动范围大、行动敏捷,且飞行高度一般高于线路架设高度,项目不在已知的候鸟迁徙通道上,在飞行时碰撞杆塔的几率不大;从区域内已投运的线路运行情况来看,线路建成后并未对鸟类的飞行和生活习性造成影响。 (2)废水:本项目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对当地地表水无影响。 (3)废气:本项目运行期不产生废气,对大气环境无影响。 (4)噪声:根据类比分析,类比的110kV清中东线监测断面上测得的噪声水平昼间为40.8~41.2dB(A),夜间为38.4~38.6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因此可预测本工程110kV单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5)固体废物:本项目输电线路项目运行期间,对线路的维护会对沿线超高树枝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树枝就近提供给附近村民使用;对绝缘子等配件以及其他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旧设备、材料等,这些废弃物集中收集后交给原供应商回收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1)噪声 选用低噪设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布置施工设备,避免夜间施工,输电线路牵张场尽量远离居民居住区,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2)废气 塔基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强度小,产生的地面扬尘量小。机械燃油烟呈无组织排放,产生量较小,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废水 施工废水及时回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不外排;杜绝各种污水的无组织排放,特别是不得以渗坑、渗井或者漫流等形式排放,尤其是禁止排放到附近的地表水体。 (4)固废 输电线路施工点生活垃圾依托村庄居民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塔基施工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残渣、砂石、废弃钢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就近回填在塔基低洼处。塔基挖方用于塔基区平铺回填利用、施工场地恢复植被覆土及复耕用土。 (5)生态 采取高塔跨越,塔基建设避开植被发育较好区域,施工期结束后将临时占地及时恢复,进行植被恢复措施及复耕。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禁止施工人员追逐、捕杀野生动物的情况,降低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占用施工范围外的用地;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行期 1、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选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金属配件(如保护环、垫片、接头等),以减少高电位梯度点引起的放电;使用合理、优良的绝缘子来减少绝缘子的表面放电,尽量使用能改善绝缘子表面或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保护装置。 (2)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并提高线路的加工工艺。 (3)项目架空输电线路与电力线路、公路、树木等的距离,必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要求,严格按规范要求留有足够净空距离。 (4)建设单位应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在高压走廊内的停留时间。 (5)加强线路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线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6)在居民区附近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标志,并做好警示宣传工作;对居民加强电磁环境宣传解释工作,减少居民对电磁环境的恐慌 2、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1)线路设备采购时,应选择表面光滑的导线,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确保线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3)加强线路沿线巡查与宣传,确保线路电力保护区范围内不新增住房、学校、幼儿园、医院、厂房等环境敏感目标,避免环境纠纷。 3、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不产生废气,不会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5、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更换的废旧绝缘子串、电气设备由建设单位物资部门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
|||||
公众参与情况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